上集我們講了正手的側旋發球,今天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可以看到整個引拍的動作幾乎完全一致,唯一的區別在于擊球的瞬間,在發側下旋的時候可以看到擊球瞬間板面會稍微平一點,差不多是在60度左右,而發側旋球的時候板面是在80度左右,發力的方向也略有不同。
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當我們發側下旋球的時候拍面的用力方向是向胸前進行發力的,當我們發側旋球的時候拍面的用力方向是向我們的腋下進行發力的。
肘關節架高的高度也不一樣,當我們發側下旋球的時候肘關節會稍微低一點,發側旋球的時候肘關節會架得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動作幾乎完全一致,如果不是看超級慢鏡頭的話我們很難看出區別來,其實發球發的好我一直都說并不在于你把球發的多么轉,而是要學會同一個動作發出兩種旋轉,而要把兩種旋轉的動作做到幾乎一致,那是需要長年累月的反復訓練和經驗的積累。
最后來補充講一下上集沒講的腳下的發力,在正手側旋發球的時候我們注意腳下的重心是從右腳向左腳進行轉換,并且這個重心是從后向前進行發力的。
當球拋起來的時候身體的重心轉移到右腳上,并且左腳順勢地離地,在發球的瞬間左腳配合腰髖和手臂的發力向下用力的跺腳,左腳在拍面觸球的瞬間跺腳,所以跺腳的發力和手臂的發力幾乎是同時一起完成的,它是為了更好地輔助我們上肢的發力,這個發力是用來制造我們發力慣性的,有了這協調一致地跺腳發力使得我們能夠配合腰髖、手臂產生更大的發力慣性。
無論是發球還是拉球,在任何乒乓球技術當中只要我們需要慣性發力的時候,只要我們需要突然地增加摩擦和擊打的時候就會產生這種下肢慣性發力的配合。